老百姓常讲:“三代不祭祖,祭祖绝后代”,什么意思?有道理吗?发表时间:2023-01-28 21:02 今天是阳历3月30日,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,人们将迎来2023年的第一个小长假——清明。春意盎然的时候,旅行计划也被很多人提上了日程。但在喜悦中,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天是中国最大的祭祖日。大家一边聊着自己的出游想法,一边也坚守着自己的“孝道”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,逝者之死并不是真正的离别,而是去另一个世界的旅行。既然和我们打交道的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,普通人之间自然流传着很多说法和禁忌。比如这句话,说的是“三代不祭祖,祭祖绝后代。“这种祭祖怎么也杀子孙?这到底是什么意思?有意义吗? 三代不祭祖 在清明节,现代人只能去看望他们的父亲和祖父的坟墓。以外的爷爷辈,是绝对不允许的。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 “一坟管三代,一坟旺三代。”从字面上看,这个坟墓只控制了三代人的命运,只帮助了三代人的命运。所以三代以上的就不用扫墓了。 换个角度,就算让你去,你知道是哪个坟墓吗?现在大多数人都以“小家庭”为单位。虽然三代以外也属于自己的家人,但是出了五服之后基本就没有联系了,甚至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人了。再者就是咱们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出发,清明祭祖如果算到爷爷辈的话,已经够自己忙了。三代以外的,真要管的话你得花多大的精力?清明一天进行估计都不够。所以说上坟这个事情,孙辈的管到爷辈的就可以了,再往上就无能为力了。 祭祖绝后代 如果没有祖先崇拜,那就意味着这个家族没有后代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,礼仪也代表着家训。既然清明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,子孙后代怎么能不来看望他们的祖先呢?但是三代都没有人祭拜祖先,那一定是家族没有子孙,自然没有人来完成这项任务。 如果三代都有人,只是不来祭祖,后代自然就是不孝的代名词。不孝的儿子在家族中这也是衰落的前兆。也不会得到祖上的保佑,运势肯定不会好。久而久之,自然会害死后代。 这些谚语,小编一开始是中立的,因为这些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站不住脚的,但它能够传播到今天必须有一个原因,信不信由你。我在昨天看到这样一条留言:现在企业都是作为二十一世纪了,还在这讲传统中国文化,不怕被笑话?乍一看好像还挺有道理,但不知道这位读者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重要问题:中华民族发展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,曾遭遇过无数次外族入侵,那为什么还能屹立在世界东方? 是因为服装吗?那么为什么汉服是一种只有少数人才会穿的艺术呢?因为语言不通吗?如果是汉语,那为什么英语是每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必修科目?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国?为什么我们被称为中国人?这正是由于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形成。如今,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,许多人庆祝外国节日。我们并不反对,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个“根”的存在。无论时代如何演变,它流淌的中国血脉不会改变,它的中国精神不会被取代,它挺拔的中国脊梁不会弯曲。过去是,现在是,未来一定是。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文章分类:
动态
|